首页 两轮车 三轮车 汽车 头条 报价 推荐 资讯 焦点 品牌 技术
首页 >  焦点 > 

“孔乙己的长衫”与扭曲的现实:脱不掉没有错,穿不上更可悲 快消息

2023-03-31 08:13:49 来源:第一心理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相关资料图)

大家还记得迅哥儿笔下的孔乙己吧,穿着破破烂烂的长衫,每每要一碗四文钱的酒和一碟茴香豆站在那儿吃。在孔乙己的那个时代,科举制度盛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很多人耗尽一生在考取功名上。

有的人运气好点,考中了,倒也罢了,若是不中,那他就很容易悲惨一生。

孔乙己是个读书人,但是却未能考取功名,带着读书人的傲气,放不下自己的身段去做其他的营生,便越过越穷,谁来了都能嘲讽他一句。

在迅哥儿笔下的孔乙己是个十分矛盾的人。长衫是身份的象征,是知识分子的标志,可是孔乙己的长衫却是破破烂烂的,像是穿了十几年没换。

明明是个有学问的读书人,满嘴的“之乎者也”,可是店里却没有一个人瞧得起他,只把他当作一个乐子,随意调侃。

孔乙己会偷会窃,但是却不愿脱下自己那破烂的长衫,他放不下的是什么呢?有的人说是面子,他孔乙己就是放不下身段去谋生,面子比命都重要。

可我并不这么觉得,在我看来,孔乙己放不下的不是面子,而是他几十年的寒窗苦读,是他日复一日的希翼,是他的信仰。

而孔乙己的形象同我们现代的大学生以及其他高学历知识分子的形象又重叠在了一起,在一项当代青年大学生就业观现状的专题调查问卷结果中看,超过一半受访毕业生选择考研、国外深造、报考体制内岗位、 参军及“三支一扶”等非直接就业形势。

换言之,他们即将面临的升学或选拔,若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他们将再次面临直接就业与否的抉择。

据统计,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达474万人,竞争压力持续增大。

因此,高校毕业生缓就业、慢就业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大学生们为什么会选择考研或者出国深造之类的方向呢?

很明显是因为当前的就业形势严峻,大家找不到工作只能继续读书。

但实际上大学生们找不到工作,并非真的是没有工作,只是大家没有找到合意的工作而已。只要在街上走一走,我们就能看到各种招聘服务员、洗碗工的信息。

但是这并非大家想要的,如果大学毕业出来端盘子,那我读的这个大学有什么用?正如一个热评所述:学历不仅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来的长衫。

于是便有很多人拿好高骛远抨击大学生们,说他们眼光高,不务实,看不起一些体力工作。

也渐渐的开始有许多劝他们放下身段,脱下长衫的声音。就连央视都在劝大家不要被困在长衫里,不要把工作分为三六九等。

但我有不同的意见,在我看来,大学生们苦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有的学生甚至耗尽了家庭全部的资源,但最后换的和父母一样的结局,谁甘心?

当年的农民、农民工为了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耗尽心力供养他们读书,到头来,却是和自己做着没什么区别的工作,这谁能接受得了?

当然,工作无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大学生们这么多年的努力就付之一炬了吗?说点不好听的话,服务员我高中毕业能做,初中毕业能做,小学毕业也能做,那我读大学干什么?曾经所呼吁的“知识改变命运”又算什么?

别说什么读书只是提高国民素质,我国的教育方式明明已然把大家培养成了“困兽”,曾经堆积如山的卷子,考试前的宣言,老师的热血引领 ,无一不彰显读书的重要性,现在又要求他们不要眼光太高,务实为重,甚至告诉他们进厂也是好出路。

何不食肉糜?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大学生们心气高的人,又是否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做苦力呢?

会说出这种话的人无非是两种,一种是家境较好,本身没有经济压力,对于很多大学生的情况不了解的人,说些道貌岸然的话。

还有一种是资本家,他们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们不需要具有独立思想的大学生,而是需要听话好使唤的苦力。

让大学生们脱掉长衫,那他们可知道穿上长衫就已经用尽了他们全部的力气?

“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是孔乙己,也是我们。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万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关键词:

下一篇:
上一篇:

相关新闻